城市绿化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城市生态系统和建设宜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城市绿化活化石”,古树名木既是历史故事的讲述者,又是城市发展的见证者。
今年5月8日,沈阳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沈阳市城市绿化条例》,并于9月1日起施行。其中,令人关注的是条例中专门增设关于“城市古树名木特别保护”内容。
沈阳市现有古树名木数量约为3500株,主要分布在哪些区域?树龄最长的古树在哪里?古树名木长势如何?都采取哪些养护措施?
沈阳市采取复壮措施提高古树长势,增加土壤肥力和通透性,有效防治病虫危害,促进古树名木的正常生长发育。
古树名木是有生命的“绿色文物”,哪些树木属于古树名木?
据介绍,百年以上树龄的树木,稀有、珍贵树木,具有历史价值或者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均属古树名木。树龄在300年以上或者特别珍贵稀有,具备极其重大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重要科研价值的古树名木,为一级古树名木;其余古树名木,为二级古树名木。
根据最新调查统计,沈阳市古树名木数量约为3500株,其中古树3440株,名木62株。古树名木后备资源400株左右。古树名木主要树种有油松、榆树、旱柳、国槐、银杏等,隶属于17科28属42种。
古树主要分布在东陵、北陵公园古油松群,树龄近400年;法库县叶茂台乡古枫树群树龄近300年;市区老宅庭院、公园绿地及城区县域周边等。树龄最长古树是新民市大乡的一棵蒙古栎,为宋真宗景德年间所植,已历经千年风雨;北陵公园的昭陵神树、法库县丁家房五龙山油松均在600年左右;棋盘山满堂地区龙榆达500年。目前生长均基本良好。
沈阳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的人介绍,为逐步加强城市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新制定的《沈阳市城市绿化条例》专门增设一章“城市古树名木特别保护”。条例明确,城市绿化主管部门应对古树名木、古树名木后备资源开展巡查,一级古树名木至少每三个月进行一次;二级古树名木至少每六个月进行一次;古树名木后备资源至少每年进行一次。
同时,古树名木、古树名木后备资源受损或者长势衰弱、发生病虫害等不正常的情况的,养护管理责任单位和养护管理责任人应当立即向城市绿化主管部门报告,组织专业养护管理单位做抢救和复壮。禁止砍伐或者擅自迁移古树名木。
沈阳市城管执法局园林处处长表示,条例进一步明确古树名木的保护范围、管护责任、巡查制度等,切实加强保护管理,今后将指导城市绿化规划、建设和管理。
一场秋雨过后,天气转凉。北陵公园管理中心项目规划部部长石晓艳和古松养护管理员们开始繁忙起来,对古松进行巡查,为古松过冬做准备。
北陵公园拥有我国目前平原地区最大的人工古油松群,也是沈阳古树最集中区域,总数达2132株,其中2097株古松,树龄近400年,已进入“高龄化”。
由于北陵公园地处市区,游园人数较多,人为踩踏造成土壤板结,影响透水和透气性,不利于古树根系生长。同时,大气污染、雷电、大风、地下水位下降等自然条件恶化,降水不均形成的春旱夏涝和病虫害也都威胁着古松的健康生长。
“近年来,我们采取对应的复壮措施,提高古松树势。”石晓艳说,对于游人集中,人为践踏非常严重的区域,适当封闭管理,修建混凝土树池,清除古松附近的伴生树木,为古松生长创造有利的生态环境。
在一株古松前,养护员正在为古松添加营养剂。石晓艳指着埋在地下的塑笼管说,对土壤板结的古松单靠地表施肥是不够的,需要先埋复壮管,并通过塑笼管浇水、施肥,使营养的东西直达根部,促进根系的生长。
同时,北陵公园还为古松研发出“营养品”,把日常养护修剪的树枝粉碎,经处理后覆盖在古松树盘内,既有助于土壤吸水保墒,防止水分蒸发和营养流失,为根系保温,又可通过自然降解为古松提供养料。每年两次给古松“灌饱”水,分别在早春和入冬前浇透水。
此外,病虫害也是古松的“杀手”,古松附近放置一个像灯笼的信息素诱捕器,会散发一种气体吸引害虫飞入,然后害虫会滑入下部的药物里被杀死,对古松全覆盖防治蛀干害虫。同时,全园安装80个频谱杀虫灯,直接有效诱杀成虫,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后备之材 通过陆续补植的方式为古树选定“接班树”
据记载,北陵公园古松是在建陵之初从千山移植过来的,平均寿命300多年。面对古松日益老去的情况,北陵和东陵公园也开始寻找古松的“接班树”。树龄在80年以上不足100年的树木或者胸径80厘米以上的树木为古树名木后备资源,这些准古树都是未来的“后备军”。
近年来,北陵、东陵公园栽植油松近万株,新递增的古树约有200株,通过陆续补植的方式,确保古松群能够在树木新旧交替中保持平衡。
沈阳市园林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罗东明表示,北陵、东陵在做好古树名木保护的同时还进行古树名木文化的科普宣传,介绍历史典故。古树名木也为城市绿化工作提供了种子资源和科学依据,今后将继续加强古树名木的研究,做好古树名木种子资源保存、育种、复壮保护等工作,建立并完善“一树一档”,采取有力保护的方法,让古树名木常绿长青。(记者 刘桐)